在《我想和你唱》第五期,“音乐主人”韩红刚推出的一首新歌《忠于自我》,成为了节目片尾的主题曲。这首新歌如同上个月推出的《飞云之下》一样,是两位乐坛大咖强强联合——由著名创作歌手林俊杰作曲并担任制作人,不一样的是,《飞云之下》是温情暖心的抒情慢歌,而《忠于自我》是一首摇滚。
这首摇滚作品内涵厚重,震撼人心,上线的短短两天内已经俘获了一大批听众,被认为是韩红勇于挑战自我,勇于拓展自己音乐风格的成果。
这实在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。
“挑战自我”、“拓展”这样的词儿,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去做一件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,但韩红与摇滚乐的渊源,实在是比大多数听众所认为的,要早的多,也深得多。
在2005年一档名为全明星歌会的电视节目上,韩红爆料说:自己曾在一个名为“感觉女子”的全女生摇滚乐队任主唱,时间是1988年、1989年左右,那时候她也就十七八岁。
对于内地流行音乐史而言,1988年,是个什么概念?
1986年,百名歌星演唱会,内地的流行歌手们刚刚集结在一起,第一次向社会昭示了流行音乐在文化生活中的存在力量。
1989年,央视一套播出《潮——来自台湾的歌声》,大众第一次集中地了解 了台湾流行音乐。
换句话说,那是冰河解冻、天地初开的初创期。
十年后的1998年,韩红发表第一张专辑《雪域光芒》,在2001、2002年又相继推出《醒了》、《歌唱》,三张创作专辑奠定了韩红的天后地位。
对于大众而言,韩红音乐中属于“世界音乐”的那部分,那些西藏题材和民族音乐元素,总是最显著的记忆点,但对各种音乐类型都有涉猎的听众,应该不难听出韩红在世界音乐中的表达,也自有其特异之处。
我们通常印象中的世界音乐,调性上总是以远离尘嚣的安宁清静为旨归,但韩红的世界音乐,质地上比它们“硬”得多,“燥”得多。不论是《穿行》《天空》还是《歌唱》《天涯》,木吉他和手鼓伴奏中的一段安静细腻的主歌过后,总是会转入电吉他、合唱队等多层次、电声化的大编制编配,最后在一个“热”和“燥”为主调的大高潮中激情洋溢地结束。
诗情画意的世界音乐作品中,暗中包裹了一颗炽热的“摇滚”之核,这种独特性既来源于韩红这个创作兼演唱者的创作才华和审美偏好,也反应了幕后制作团队的能力,当时韩红的唱片公司麒麟童文化本就有红星生产社的部分班底,制作阵容几乎囊括了当时内地摇滚乐的半壁江山。
到了2009年《听我的声音》专辑,主打歌《听我的声音》本身就是个霸气十足的摇滚作品,与刚刚推出的新歌《忠于自我》对照来听的话,从反思现实、坚持自我的态度,到掷地有声、舍我其谁的气势,都可谓同气连枝,一脉相承。
综上所述,韩红与摇滚乐之间,有着长达30年连绵不断的深刻渊源,故此,《忠于自我》的成功,并不是韩红“挑战自我”的结果,更谈不上是因为与别的音乐人合作而拓宽了她的音乐风格,韩红的音乐视野和表达能力本来就不存在明显的盲区和天花板,而摇滚,本来就是她最熟悉和最擅长的音乐类型之一。
如果说摇滚乐主要还是一种音乐类型的概念,那么摇滚精神,指的则是超越时代和种族、人们共同向往的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。《忠于自我》并未停留于外在的摇滚形式,更承载和传达了一个坚实的摇滚精神内核。
处身于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网络时代,无数种声音,无数种选择,人们究竟要做些什么,不做什么,才算是真正的忠于自我?这首歌用朴素的表达切中了要害,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方向。
“听着别人劝说,跟着人潮流动”,我们失去了自我。这样的人生,“表面不错,内心破洞”,因为“没灵魂的人最穷”。要怎样才能突破这种困境?要“关上耳朵,再决定怎么活最像我”。忠于自我就是这样简单和轻松的事吗?不,“最好的都不好获得”,要付出很大的代价,包括孤独、恐惧,痛苦,只有承担了这些,才能勇敢地忠于自我。
因为这个摇滚精神内核的存在,《忠于自我》也可以说成为了韩红的音乐自传。韩红音乐之路的成功一直到今天,从来不是因为大众所认为的“变”,恰恰是因为她“不变”的“坚持”,她的“忠于自我”。作为一位殿堂级歌手,在行业环境好的时候,她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,一路锐意求新,在行业环境不好的时候,她也从来没有逃避和退缩,一直用各种方式继续着她的创作,她的音乐创作总是不计代价,全力以赴,因而,她的音乐表达也总是能够直指人心。